C919客机的空调和起落架为何会来自德国一个造挖掘机的公司?这一架能坐将近200人的飞机,每架要装两台空调。这两台空调,都来自一个德国公司,名字叫利勃海尔。
说到利勃海尔,电视机前干工程的猛男们可能会一机灵。说哎呀,我们工地上的挖掘机和推土机就是利勃海尔的。
你现在去你家客厅或者厨房看看,有没有海尔品牌的冰箱或者空调。如果有,那你也算是利勃海尔的半个客户了。
时间回到改革开放初期,1984年,庄稼还没收割完……当时青岛冰箱厂的党支部张瑞敏,牵头和德国利勃海尔公司签约,引进了当时亚洲第一条四星级冰箱生产线。
根据冰箱的冷冻能力,可以给冰箱分级。一星级冰箱,可以冷冻到零下6℃以下,三星级,可以冷冻到零下18℃以下。四星级,相比三星级,温度没有更低,但是多了一个速冻能力。
现在的冰箱,四星级已经是地摊货了,不信你可以打开你家的瞅一眼。你要是打开一看,我曹两星,那赶紧别用了,断电收藏吧。
如今你买冰箱半岛官网下载,或者卖冰箱的搞宣传,也都不拿几星级来说事儿了。但是在40年前,四星级可是很值得吹的,毕竟当时的主流冰箱,还都是两三个星。
所谓琴岛,其实就是青岛的另一个名字。屏幕前的山东老乡也许会了解,也能给大家科普一下这个名字是咋来的。
抱着四星级冰箱打入中国市场之后,琴岛-利勃海尔一步步做强做大。1993年,干脆把自己的名字,改成了海尔集团。
八零九零后,小时候肯定看过一个动画片,叫《海尔兄弟》。里面的两兄弟穿着裤衩子,那形象深入人心。
老大叫琴岛,长着一头黑头发,是中国人。而老二海尔,之所以长着一头黄头发,就是因为他是德国人。
看到价格之后我倒吸一口凉气,你没看错,这是五位数。我心想这德国佬还挺仗义,抢你的钱还不忘送你个冰箱。
其实当年利勃海尔和青岛的冰箱合作,就是典型的产业转移,把低端制造业送到欠发达国家。现在中国也有这个趋势,干这一行的都知道冰箱空调洗衣机这种白色家电行业,竞争有多激烈,利润有多低。
想起我读研究生时候,做制冷的老师就说过,未来空调行业的中心将是在印度,在东南亚,而不是中国。
另一个,就是去干高端制造业。比如世界最大的,总重量达到600多吨的超级矿用卡车。以及各种大型的挖掘机、推土机、起重机。这些东西是真正的男人减速带,看一眼就让人浑身发抖。
然而,高端不高端,都是相对的。如果像中国这种发展中国家,也能造出来性能差不多,但是更便宜的工程机械,那德国的东西也就说不上高端了。
在上个世纪后期,欧洲开始集中力量搞空中客车,造自己的飞机。主要的参与国,也就法国和德国,刚开始也没有利勃海尔什么机会,正老老实实卖冰箱造挖掘机呢。
利勃海尔一听,拍了拍裤子上的土,说我也实在不是谦虚,你说我一个造冰箱造推土机的公司,怎么能去搞飞机呢?你们另请高明吧。
空客说,你也算是老同志了,如今欧洲的大旗已经立起来,你是不是也应该有这个觉悟,主动站位,支持一下咱这个牢不可破的联盟。
俺们开会已经决定了,这飞机空调你来干吧,不然买的全是美国的设备,不好看呐。再说空调和冰箱,原理也都差不多。
现在空客A320的空调,A350的前起落架,波音747-8的燃油惰化,空客A380的飞控以及液压系统作动器、罗罗下一代巨无霸发动机UltraFan的齿轮箱,都有利勃海尔的影子。
但是,这半个世纪,尤其是空客成立以来的几十年,利勃海尔已经成为了任何一个国家造大飞机,选供应商都不得不瞅一眼的公司了。
但是众所周知,系统供应商基本都来自欧美,尤其是美国,国产占比并不高。尽管网上也有人说,包括部分官媒和自媒体,说C919如今的国产化率,已经从首飞时的10%,提高到了60%。
我不知道这个60%是怎么算的,如果是按重量,那倒有可能。如果按照价值来算,我觉得60%就有点夸张了。
但无论现阶段国产化率是高还是低,咱至少开了一个头。有了飞机,国内原本那些做冰箱空调洗衣机,以及做汽车挖掘机的公司,也才有动力,有目标去做自己的飞机系统。
C919运营之后,有好几个投资行业的朋友找我打听,了解这个行业,想看看有没有机会。虽然我一个大水货,除了能蹭几顿饭,也说不出个道道。但是看到资本愿意进入这个行业,我是很happy的。
最典型的,被称为德企之乡的江苏太仓,一个常年位居百强县前十的县级市,在航空制造业上就非常积极。
很显然,太仓想复制自己在汽车行业的地位和成就。因为它知道大飞机产业存在的机会,也知道自己离上海的飞机主机厂有多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