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11大考过后谁是快递末端困局的“最优解”?11月23日,国家邮政局监测信息显示,11月11日~16日业务高峰期间,全国邮政、快递企业共处理邮(快)件18.82亿件,同比增长25.8%。截至21日20时,除边远地区外,主要寄递企业揽收的邮(快)件已妥投18.3亿件,妥投率超过97%。其间,全网运行平稳顺畅,基本实现了“全网不瘫痪、重要节点不爆仓”。
这意味着,持续了一周的双11已正式收官。事实证明,经过十年双11的历练,快递公司在前端揽收、中端转运和处理等环节,确实有了质的提升,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场地扩容和基础设施大投入带来的产能保障;二是信息化、自动化以及以大数据应用为基础的智能化带来的效率。
数据是最好的注解。国家邮政局表示,今年快递业务量峰值出现在11月11日,当天处理量达到4.16亿件,比去年增长25.68%,是日常处理量的3.2倍,再次刷新了我国快递最高日处理量的纪录。13日,进入派件高峰,当日派件总量达到2.5亿件,15日更是攀升至2.85亿件并一直延续至17日。快件包裹揽收、签收时效均略快于去年。在精准预测和效率提升的基础上,1亿件包裹从商家发货到消费者签收的处理时间从2013年的9天减至2.6天,压缩71%。
进步固然可喜,但同时也不可忽视的是,在压力层层传导的行业运行特性下,承担最后一公里派送任务的末端快递网点,问题依然突出,尤其在业务量暴涨的双11,“三难”的问题更加明显。
末端快递网点公司,是快递抵达客户的最后一环,也是快递公司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虽说末端与客户紧密相连,但也存在诸多“缺点”——分散,繁琐、人力成本高、人员需求大、可控性较弱,管理难,问题多。
在这最后一环,快件丢失、送错、延迟送货,甚至某些安全事件时有发生。很多突发难题对各快递公司的成本与效率造成较大的损害,同时也带来许多负面影响。
一曰用地难。尤其在快递需求最为集中的城区,这种情况越发凸显,比如2017年北京、上海等各大城市,政府集中的对物流园、仓库、民改非等区域进行规划,要求搬迁甚至部分的强拆,造成大量末端网点无场地可用,经营情况举步维艰。
二曰招工难。以双11业务高峰期为例,派件量的上涨虽然可以增加收入,但除了工作时间长,因为破损、延误或丢件等问题带来的投诉也会增多,因为投诉被罚款,最终拿到手的收入并不可观。在这种情况下,很多经验丰富的老快递员甚至选择在双11到来之前“辞职”躲避或者暂时转行送外卖,导致快递网点人员不稳。
三曰通行难。在中国送快递,尤其是在城市中,电动三轮车是快递小哥的首选交通工具,并且很难有替代的产品。遗憾的是,电三轮在我国却始终是一个“灰色”的存在。很多城市的治理行动中,都将电三轮列入禁行或限行范畴。有统计显示,自2013年至今,在上海、深圳、广州、武汉、长沙、西安、太原等一线城市及二线省会城市,政府开始禁电禁摩,大力整治电动车,例如深圳当时有不少的快递员被扣车罚款,甚至人身被拘留。
“三难”痼疾难除,国家及相关部门也开始寻求破解之策。今年5月1日起正式颁布实施的《快递暂行条例》中就明确规定:
鼓励多个经营快递业务的企业共享末端服务设施,为用户提供便捷的快递末端服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公安、交通运输等部门和邮政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协调配合,建立健全快递运输保障机制,依法保障快递服务车辆通行和临时停靠的权利,不得禁止快递服务车辆依法通行。
年初1月23日发布的“国办1号文”《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电子商务与快递物流协同发展的意见》也明确提出半岛官方网站,鼓励快递末端集约化服务:
一是鼓励快递企业开展投递服务合作,建设快递末端综合服务场所,开展联收联投;二是促进快递末端配送、服务资源有效组织和统筹利用,鼓励快递物流企业、电子商务企业与连锁商业机构、便利店、物业服务企业、高等院校开展合作,提供集约化配送、网订店取等多样化、个性化服务。
在国家政策的指引和保障下,围绕快递末端诸多痛点而生的新业态、新模式层出不穷,并且已经成为快递服务的有效补充。刚刚过去的双11,这些新业态、新模式同样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以末端集配的新零售平台快宝驿站为例,11月11日至16日这几天,累计完230万件快件的配送,服务客户人次达110万次。更重要的是,通过快宝驿站的集约化操作和引流效应,在减轻末端派送压力的同时,还为合作伙伴带来诸多“额外收获”,增加了收入。
快宝驿站某城市合伙人反映,双11期间(11.12-11.17)进港件达到26万件,用快宝驿站进行代收、管理,满足了各公司时效要求,提升了签收率,避免了往年的爆仓问题。同时通过取件环节新发展了万余微信粉丝,为已经开始试点的在线商城、本地优惠券等业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据了解,作为一家桐庐系快递末端第三方平台,快宝驿站致力于面向社区、商圈、校园等生活场景,为用户提供包裹代收、私有定制化代寄、便民等服务,并为快递末端运作提高效率。同时,快宝驿站已与“三通一达”、百世等多家快递公司签订长期技术合作协议。目前在全国拥有3000+驿站及网点,快速解决快递自取点效率低、纠纷多、盈利少三大问题,为快递末端打造一个优质闭环的新生态。
任何一个新生行业,都会经历至少一次大洗牌。能够留下来的,不一定是最好的,但肯定是最适合行业需求的。
“做好末端这个事情,需要各方资源进行协同配合,磨刀不误砍柴工,预则立不预则废!”快宝驿站的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他们要做的,就是集合各方资源,与合作伙伴绑定,共谋发展。
除了快宝驿站为代表的集配平台,最近几年还涌现出了诸如智能快递柜、“快递+便利店”、合作共建末端门店、商务楼宇管家等多种共同配送模式。
以智能快递柜为例,国家邮政局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全国主要企业已投入运营智能快件箱25.6万组,通过智能快件箱完成投递的快件量为29亿件,箱递率达到8.4%,比上半年提高了0.4个百分点。
在国家邮政局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曾军山看来,传统末端的时代将逐步褪去,新的末端时代正在到来。末段建设将是颠覆性的创新,而绝不是既有模式的简繁复制。
快递末端,一头连着需求,一头连着供给。未来,随着各种模式的竞争和进化,快递末端也将逐渐成为相对独立的产业,对上承合电商和快递企业,对下黏合消费者,对内整合各类末端资源,对外联合各类O2O服务,这将是一个千亿级,甚至更大规模和潜力的市场。
围绕快递末端的新商业形态才刚刚起步,究竟哪一种模式是“最优解”,仍需各方努力,也有待于市场和时间给出最终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