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官网贵州毕节试验区“三大主题”实践观察初夏时节,地处乌蒙山腹地的贵州省毕节试验区群山苍翠,纳雍县厍东关乡玛瑙红樱桃熟了,往来村里的车子排起了长龙,大方县猫场镇箐口村的猕猴桃漫山遍野;近山种植基地热火朝天,闲置的荒山上种下了茶树、核桃、苹果和中药材;山下灰瓦白墙庭院错落有致,串户水泥路像串珍珠项链一般将村庄串联起来,好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画卷。
▲位于毕节市大方县、黔西县交界处的百里杜鹃有“地球的彩带、世界的花园”美称。贵州省委外宣办提供。
时光回30多年前,“经济发展滞后,生态环境恶化,人民群众生活极端贫困”是毕节的线月,经国务院批准,以“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为主题的毕节试验区建立,拉开了决战脱贫攻坚的大幕。30多年来,毕节试验区围绕“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三大主题,接续奋斗,久久为功,努力实现人口、经济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走出具有自身特色的脱贫奔小康之路。
爬上海拔2300多米的赫章县河镇乡海雀村山头,极目远眺,一片片蓊蓊郁郁的森林映入眼帘,村子四周的小山坡上,2017年栽的矮化苹果树正开着白色的花朵儿;一排排整齐的食用菌大棚里,木耳正感受着阳光水露,即将冲破包裹的束缚,舒展开来。看着眼前的一切,很难想象这里曾是贫困和石漠化的代名词。
海雀村文朝荣先进事迹陈列馆里,一份题为《赫章县有一万二千多户农民断粮,少数民族十分困难却无一人埋怨国家》的内参影印件,34年后读来仍令人沉重。
30多年来,面对落后的发展条件,不怨天尤人、等靠观望,毕节人民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围绕试验区“三大主题”,积极投身建设热潮,努力探索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路子,破解了“越生越垦、越垦越穷、越穷越生”的恶性循环怪圈,摆脱了人口膨胀、生态恶化、经济贫困“三大难题”,走上了科学发展之路。
“居无舍、食必饥,支撑两眼泪汪汪。”箐口村这个被贫穷病魔折磨得“死去活来”的村庄,如今在回村创业的张凌的带领下,通过扶贫“酿蜜”模式,种下猕猴桃,栽下茶园,改善技术设施,顺利实现了“坐等救助”向“主动突围”的转变。
群峰耸立,沟壑纵横。千百年来,雨冲乡鸣放村新丰组都被封闭在深山里。2018年,挖掘机的轰鸣打破了山村的宁静,一条明晃晃的水泥路穿过陡峭的王家大坡,把散落在三岔河边沿的新丰组连接起来。
67岁的村民谢俸林家在路的尽头。水泥路打通那天,是他最兴奋的日子:“以前驮点煤烧要两头黑,猪儿喂大赶不出去卖。乡邻外出务工,都不再回来,整个新丰组只剩下了8户人家。这些都是因为我们这里路不通啊。”
从“做示范、探路子”的使命出发,30多年来,毕节试验区探索了精准扶贫“四看法”指标体系,建立了领导联系制度和干部驻村地址,强化“三支队伍”作用,总结了“十子机制”“一市五金多套餐”“四重医疗保障体系”等一批务实管用的扶贫模式,创造性制定贫困村出列“五通四有”、贫困户脱贫“四有五覆盖”等形象标准。
推进开发扶贫,决战脱贫攻坚,全面决胜小康,毕节试验区从改善基础设施开始。30年不懈努力,毕节“铁、公、机”立体交通网络逐步形成,实现了村村通油路(水泥路),在建通组路15337公里,农村连户路和院坝“两硬化”基本实现全覆盖;实现了“县县有中型水库”目标,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全覆盖”;农村电网改造、农村通讯设施均已实现全覆盖。
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是打赢脱贫攻坚硬仗的关键。30年来,毕节试验区大力发展马铃薯、蔬菜、经果林、食用菌、茶叶、中药材、草食畜牧业,打造了“乌蒙山宝·毕节珍好”农特产品公共品牌;农业园区总数达到326个,其中省级农业园区9个;培育发展家庭农场、专业大户543家,合作社14064个,市级以上龙头企业334家,覆盖贫困人口65.7万人。
滴水穿石,弱鸟先飞。采取一切有利于消除贫困落后的措施,从试验区建立到2018年年底,全市累计减少贫困人口630.9万人,贫困发生率从56%降至5.45%。
▲种上满山的猕猴桃,不仅解决了水土流失的问题,还增加了老百姓的收入,实现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的双赢。刘久锋/摄
1988年以来,毕节先后实施退耕还林、石漠化综合治理等10多项生态建设工程,同步改善生态和民生,书写了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双峰竞秀的喜人画卷半岛官网下载。
30多年前,海雀村森林覆盖率不足5%,村民在贫瘠的山坡上种土豆和荞麦,往往是“种一大坡,收一小箩”。老村党支部文朝荣带领村民用20多年时间,将光秃秃的山头一一点绿。现在的海雀村,万亩林海微风起处,绿浪翻滚,松涛阵阵,全村森林覆盖率超过70%。生态环境的改善也带动了产业发展,村里种上了苹果,建起了蔬菜基地、食用菌大棚等。
黔西县林泉镇海子村松林坡十几公里的巡山路,是村民魏开华26年来几乎每天的“必修课”。“吃够了破坏生态的亏,失去了更珍惜!”经历了大炼钢铁、毁林开荒,到上世纪80年代末,海子村的森林覆盖率不足8%,“海子”一天天干涸下去。1989年,魏开华从林业站背回100多斤华山松种子,又让松林坡上重新长满了松树、披上了绿装。从那之后,守护这片绿,成了魏开华和乡亲们毕生的事业。
“山顶植树造林戴帽子,坡地种绿肥盖地膜铺毯子,山下多种经营抓票子,基本农田集约经营收谷子,增收致富建设美丽乡村盖房子。”毕节市林业局局长喻祖常介绍,这一“新五子登科”顺口溜,体现了毕节近年来统筹兼顾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新追求。在造林绿化实践中,毕节探索先建后补、先退后补、第三方验收、造林绿化资质认定等新机制,激发了大户能人、专业合作社、企业参与生态建设和产业发展的积极性。
30多年间,毕节森林覆盖率从14.9%升至56.13%,森林面积从601.8万亩增加到2261万亩,累计治理石漠化面积1367.9平方公里,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发展林下经济面积150万亩,实现产值34亿元,带动农户20余万户。
“30多年如一日,统一战线为毕节的发展建设献计出力,成为试验区建设的鲜明特色。”毕节市扶贫办外资办刘泽宏表示。
试验区坚持以改变贫困面貌、解决温饱问题为根本,以修复生态、改善生存环境为重点,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脱贫摘帽为目标,勇于改革、开拓创新,探索了一条西部贫困地区同步小康的科学路子,创造了合作服务改革发展的宝贵经验。
“小水窖,同心建,统一战线来支援,人背马驮看不见,山乡处处涌清泉……”这首《同心颂》,几乎是每个居住在毕节市大方县九龙山脚的村民都会用方言传唱的歌谣。
乌江支流与赤水河支流在九龙山麓交汇,水源丰富,但这里山高沟深,以前老百姓用水必须下到几公里外的河谷肩挑背驮,“虽然守着河,却吃不到水”。如今,在统一战线的援助下,村村寨寨都建起了“同心”小水窖,“用水难”这个困扰世代九龙山村民的难题成为历史。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统一战线共在毕节试验区援建“同心”小水窖1.5万多口,有效解决了群众的生产生活用水问题。
30多年来,23个部委先后出台28个支持毕节试验区改革发展的差别化政策;国家部委累计支持毕节实施项目1200多个。统一战线多人次专家学者前往毕节试验区考察调研,协调推动项目1723个……
广州市选派工作组进驻毕节,安排资金帮扶毕节,启动实施“千企帮千村”“广州·毕节产业园”项目。深圳市对口帮扶毕节20年,共投入5亿多元建设交通、电力、人饮、通信、教育、卫生等基础设施。恒大集团无偿投入110亿元,抽调2200余名职工分赴毕节贫困乡村,从产业发展、易地搬迁、技能培训、劳动就业等方面给予精准帮扶,创造了中国社会扶贫的“恒大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