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炎症性肠病日江苏省人民医院焦春花:规范化管理对炎症性肠病治疗至关重要5月19日是“世界炎症性肠病日”。炎症性肠病(英文缩写为IBD)是一种特发性肠道炎症性疾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近年来,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提升和饮食习惯的改变,越来越多的患者被诊断为IBD,从“少见病”发展为“常见病”。近日,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焦春花博士接受采访时深度剖析了IBD的诊疗现状,强调早筛、早诊、早治的重要性,以及规范化管理对于IBD治疗的必要性。
焦医生介绍,炎症性肠病的确切发病原因尚不清楚,但普遍认为是由遗传、免疫系统异常和环境因素的复杂相互作用引起的半岛。通常表现为肠道的持续性或反复性炎症,常见症状既包括腹痛、腹泻、便血等消化道问题,也有反映在全身的贫血、营养不良、关节炎和其他免疫相关的疾病,甚至可能导致其他并发症如结肠癌、肠梗阻、肠瘘等。因此,及早诊断和积极治疗对于管理IBD至关重要。
“尽管目前还没有确切的全国性大规模流行病学调查数据,但一些小规模的调查显示,国内IBD患病率可能在0.1%至0.5%之间。”焦医生指出,IBD在我国的发病率近年来呈上升趋势,除了遗传因素外,吸烟、高脂肪饮食、精加工食品和空气污染等不良生活习惯和环境因素都可能增加患IBD的风险。这也给对IBD治疗带来了更多挑战。焦医生表示,IBD的治疗目标不仅包括缓解症状,还需要控制疾病活动、减少复发率、改善生活质量并预防并发症,因此治疗方案需要根据患者病情和特定情况进行个体化制定。
老年人作为特殊人群,往往是安全用药的主要关注对象。近年来,老年人患IBD的发病率和患病率正在稳步上升,IBD患者群体正在走向老龄化。焦医生表示,老年IBD患者面临着更多慢性合并疾病以及多重用药,在治疗方案上需要考虑到其他慢性病和合并症、药物耐受性和副作用、心血管风险、营养和饮食等多方面的特殊考量。
“好消息是,一些治疗炎症性肠病的药物已经纳入医保报销范围,大大减轻了患者的负担。”她告诉记者,目前纳入医保的IBD治疗药物可分为四个大类,包括糖皮质激素、 5-氨基水杨酸类药物、生物制剂以及一些免疫制剂。
不过,焦医生在门诊中也发现,有不少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用药一段时间后病情好转,不顾医嘱自行停药,导致病情反复。她认为,规范化管理对于IBD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的治疗和护理至关重要。“我们不仅要提高医务人员对IBD的认知和培训、制定和实施规范化诊疗路径,;更要持续开展医学科普,让更多患者认识、了解IBD,从而更好地配合医生治疗。”
今年的“世界炎症性肠病日”主题是“IBD爱无国界”,焦医生由衷地表示:“希望未来的研究和临床实践将进一步深入探讨这些问题,以改善IBD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