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登录

注册账号 |  忘记密码

社交账号登录
挖掘机销量同比“转正”传递什么信号

  【挖掘机销量同比“转正”传递什么信号】根据日前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根据对挖掘机主要制造企业的统计,2024年1月份销售各类挖掘机12376台,同比增长18.5%。这也意味着挖掘机销量在连续12个月同比负增长后终于“转正”。作为工程机械行业景气度的重要指标,挖掘机销量同比“转正”意义重大,不仅反映出我国工程机械市场持续回暖,也反映出基建项目开工率持续上升。浙商证券研究所联席所长邱世梁表示:“目前,国内市场主要以更新需求驱动,按挖掘机第8年为更新高峰期测算,2023年至2024年国内挖掘机更新需求有望触底,将开启新一轮更新周期。”此外,今年的海外市场增速或将持续放缓,但海外市场仍然是国内头部企业重点发力的方向,工程机械行业海外的市场空间是国内的两倍,提升空间仍较大。

  春节假期刚过,挖掘机生产商雷沃重工的各条智能装配生产线就“全力开跑”,现场一派热火朝天的生产景象。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2024年以来,公司订单充足,其中挖掘机销量实现开门红。

  根据日前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根据对挖掘机主要制造企业的统计,2024年1月份销售各类挖掘机12376台,同比增长18.5%。这也意味着挖掘机销量在连续12个月同比负增长后终于“转正”。

  作为行业景气度的重要指标,挖掘机销量同比“转正”意义重大,不仅反映出我国市场持续回暖,也反映出基建项目开工率持续上升。

  挖掘机销量同比“转正”,原因是多方面的。既得益于海外订单的贡献、排放升级背景下设备更新换代,更归功于基建投资加速落地带来的新需求。

  2024年开年以来,全国各地积极谋篇布局,努力提振经济,加力推进项目开工和施工进度,国内工程机械市场呈现向好态势。挖掘机的产销量转化为工作量,让市场的热度催动建造的脚步。

  此外,自2022年12月1日起,工程机械国三排放标准正式切换国四排放标准,雷沃重工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表示:“由于存在排放标准切换的需求透支效应,2023年包括挖掘机行业在内的整体工程机械行业,受到一定的影响。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进入2024年,相关影响因素已经淡化,有望回到正常市场供需主导状态。”此外,2023年1月份受到春节假期因素的影响,开工时间较少,产销量基数较低,也是导致挖掘机销量同比增长的原因之一。

  在经历前两年的高增长后,海外市场销售增势或趋于平缓。尽管如此,中国工程机械企业在海外市场的增长潜力巨大。随着企业“走出去”战略的推进,海外市场的拓展将为相关企业提供新的增长点。

  “长期来看,随着共建‘一带一路’的铺开以及我国与国际产能的合作持续加深,工程机械的海外销售仍有较大成长空间,且在这个过程中,国内龙头企业也会加速迈向全球。”中国企业联合会特约研究员胡麒牧对记者表示半岛官方app

  值得注意的是,新能源挖掘机逐渐进入公众视野,电动技术在挖掘机领域已得到初步应用,并有望成为未来工程机械行业潜在发展方向。近几年,全球工程机械电动化进程加速,随着环保政策的驱动,挖掘机电动化逐渐成为行业发展的主流趋势,电动挖掘机不仅成为企业的重要宣传点,也将成为企业争夺市场的新突破口。

  以挖掘机为代表的工程机械设备的开工情况,向来被视为“中国基建的晴雨表”。未来挖掘机市场将如何演绎?

  近日,全国多地投资计划密集亮相,重大项目建设掀起开工热潮。央视财经挖掘机指数最新数据显示,1月份全国工程机械总体开工率47.81%,高于2023年1月份40.61%的开工率,为2024年经济开门红奠定基础。包括三一重工、中联重科、雷沃重工、柳工等在内的各大工程机械制造商相继复工复产,已启动新春龙年首批订单交付。

  一业兴带动百业旺,随着地产基建政策效果逐渐显现,稳增长预期增强,有望推动房地产投资、新开工企稳向好,基建项目加快形成工作量,挖掘机国内需求将逐渐企稳上行。

  3月份将进入挖掘机传统销售旺季,随着春节后下游项目开工率提升,今年一季度国内整体销售情况有望实现增长,不少业内人士都对全年整体趋势保持乐观。不过,也有企业负责人对记者坦言,尽管年初开门红提振了市场信心,但接下来的市场形势也受制于内外需、基建项目体量等多重因素影响。

  浙商证券研究所联席所长邱世梁表示:“目前,国内市场主要以更新需求驱动,按挖掘机第8年为更新高峰期测算,2023年至2024年国内挖掘机更新需求有望触底,将开启新一轮更新周期。”

  此外,今年的海外市场增速或将持续放缓,但海外市场仍然是国内头部企业重点发力的方向,工程机械行业海外的市场空间是国内的两倍,提升空间仍较大。

  尽管预计2024年海外市场仍将维持较高景气度,但中诚信国际等机构认为,在经历过去两年的高速增长后,行业出口已进入稳步发展阶段,出口销量增速可能进一步放缓,前期海外营收高增长带来的业绩高增长或将逐步进入瓶颈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