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登录

注册账号 |  忘记密码

社交账号登录
2021 数字里的精彩湖南

  2021 数字里的精彩湖南1枚勋章、10块奖牌、90名先进个人67个先进集体、101所芙蓉学校……10组数字的背后,记录着2021年湖南人一个个难忘的历史瞬间。

  去北京接受“七一勋章”颁授前,71岁的艾爱国决定,放弃精致的定制皮鞋,换上常年在焊工车间穿的黑色工装皮鞋上台领奖。

  2021年6月29日,“七一勋章”颁授仪式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华菱湘钢工人艾爱国荣获“七一勋章”,成为湖南唯一获得此荣誉者。

  进京之前,几十年来都穿着蓝灰色工装的艾爱国,特意置办了一身行头。西装虽然有点紧,但勉强能穿,定制的皮鞋却很不舒服,走路打脚。

  “犹豫了很久,但我平时衣服鞋子确实不多,只能穿湘钢发的工装皮鞋了。”艾爱国有些不好意思地说。

  穿着这双陪他在焊工岗位攻克了不少难关的“战靴”,艾爱国在颁授仪式上听到自己的名字,稳步踏上颁奖台,朝习总走去。

  艾爱国悄悄告诉记者,正常流程应该是上台、握手、授勋、再握手、照相,但当时实在太激动了。艾爱国情不自禁地给总鞠躬问好。总语重心长地说:“大国工匠,国家就需要你这样的人。”

  2021年7月23日至8月8日,第三十二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日本东京举行。湖南省派出16名运动员为国出战,在举重、羽毛球、花游、摔跤、赛艇等项目中摘得2金5银3铜共10枚奖牌,创下2008年北京奥运会以来的最佳战绩。

  2021年7月25日,在奥运会举重男子67公斤级比赛中,28岁的湘籍名将谌利军在总成绩落后11公斤级的绝境下,完成惊天逆转。

  这次逆转,是谌利军过去一个奥运周期无数汗水的最好回馈。2016年,在里约奥运会赛场上,谌利军突然双腿抽筋,两次试举后无奈退赛。2020年,在经历了又一个四年的艰苦备战后,奥运会却因故推迟一年举行。就在当年10月,谌利军在全国锦标赛上手臂肌腱断裂。

  苦心人,天不负。凭借多年扎实的训练功底、良好的身体素质和顽强的意志,在国家队和省体育局的有力保障下,谌利军战胜了伤病,信心满满地重新站上奥运举重台,这才有了赛场和人生的双重“逆袭”。

  “当时没有退路,反而心无杂念,就想着技术动作。”时隔数月,谌利军对这一幕记忆犹新,“为祖国赢得金牌,一切都值得!”

  谌利军的夺冠,也是奥运“湘军”顽强拼搏为国争光的缩影。24岁的侯志慧首次出征奥运便夺得冠军;34岁的张亮拿下中国男子赛艇在奥运会上首枚奖牌;周倩、庞倩玉取得湖南摔跤在奥运会上奖牌零的突破……每一块奖牌都来之不易。

  2021年2月25日,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湖南90名先进个人、67个先进集体受到表彰。其中,花垣县十八洞村荣获“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

  “当时,我激动地从习总手中接过‘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奖牌。”1月11日,回忆起当时的情景,十八洞村党支部施金通仍然心潮澎湃。

  十八洞村地处武陵山连片特困地区,2013年人均年纯收入仅为1668元。2013年11月3日,习总在十八洞村考察时,首次提出“精准扶贫”重要论述,千年苗寨迎来历史性巨变。2020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达到18369元,村集体收入达到200万元。在脱贫攻坚战中探索出了一系列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由深度贫困苗寨,蜕变为小康示范村后,十八洞村对全村产业、规划提档升级,提升村民素质,以最‘靓’的姿态,迎接八方游客。”施金通说,脱贫后的十八洞村,成为了“网红打卡点”,游客越来越多,村民收入越来越高。

  “2021年,是乡村振兴开局之年,也是十八洞村飞速发展的一年。”施金通介绍,这一年,十八洞村确定了产业强、乡村美,党建引领、乡风文明的乡村振兴发展方案。通过招商引资,从深圳引进福彩生活集团,联合建设十八洞村民宿项目,38栋钢架结构的独栋小别墅,掩映山间。2021年12月6日,“湘西最美高铁”张吉怀高铁开通运营,拉近了十八洞村与山外的距离,外地游客来十八洞村旅游更加便捷,十八洞村的农特产品乘着高铁销往了更广阔的市场。

  2021年9月1日,101所芙蓉学校“花开三湘”,新增义务教育阶段优质学位14.6万个,共设置班级2667个,招收学生近13万人,其中贫困生占比达28.63%。

  “我们在快乐的游戏中迎来寒假啦!”2022年1月13日中午,保靖县毛沟镇芙蓉学校校长田春艳开心地发了条朋友圈。当日,该校一、二年级学生在各类游戏闯关中,完成了“双减”后的第一次期末考试,结束了一个学期的生活。

  这所学校于2021年9月1日正式开学,9月6日,田春艳正式“报到”。此前,她是保靖县毛沟中学的副校长。

  从镇上到乡下,初入校园,田春艳便被这所全新的芙蓉学校吸引——古朴大气的校园建筑、一应俱全的校内设施、精良齐全的教学设备。该校面向周边8个村招生,共有630个学位。

  如今,场地设施完备,办运动会自然不是难事。2021年11月,学校热热闹闹地办了场运动会,弥补了“遗憾”、填补了“空白”。此后,跳蚤市场、手势操竞赛、元旦汇演等一系列活动相继举办,大大丰富了孩子们的校园生活。

  “幸福感满满!眼看着孩子们变得更活泼开朗、越来越多年轻教师愿意扎根基层,我为家乡教育的变化感到自豪!”回顾第一个学期的“初体验”,田春艳难掩激动,“今后我们还得为孩子们创造更好的条件、更多的舞台,要让朗朗书声、欢声笑语时刻在校园回荡!”

  “相比其他乘客,我们更加激动和兴奋,就像看到自己种的果树开花结果了一样。”2021年12月6日,张吉怀高铁正式通车,大湘西由此跃入高铁穿行新时代。当天9时10分,中铁城建集团张吉怀铁路项目部项目总工邹亚欣作为建设者代表,乘上张吉怀高铁首发列车G9693从吉首东站出发。

  列车飞驰,一会儿过大桥、一会儿穿隧道,“贴地”行驶的时间极少。张吉怀高铁全线%,车站、隧道和桥梁基本建在大山间、悬崖边、深谷上。

  邹亚欣团队主要负责吉首东站、古丈西站和芙蓉镇站3个站房建设, 他们利用高新设备穿山打洞,克服各种复杂地质曲径通幽;遇水搭桥,“派出”900多吨的架桥机保证施工安全和质量;轨道铺设时,钢轨先在工厂预制生产,再以500米为一段进行无缝焊接。

  大型化、工厂化、标准化、装配化的“中国力量”,在险峰深涧中“作画”,构筑起一条凌空而行的“云端高铁”。

  邹亚欣说,在喀斯特地质上修建站房很难,但站房的装修更费心思。如凤凰古城站前的扶梯罩棚,棚顶本已建成斜面,为了与站房屋面线条和谐呼应,硬是拆了重建成曲面。站房的深化设计图,前后出了几十个版本,细节做到了无可挑剔。

  2021年12月26日,1000千伏南昌至长沙特高压交流工程竣工投运。这是“十四五”时期我国开工建成的首项特高压输变电工程,对湖南经济社会发展意义重大。

  投产仪式在长沙县安沙镇1000千伏潇湘变电站举行,当天,长沙漫天飞雪,男儿刘红桥流下了热泪。他是湖南省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变电施工一分公司副经理,也是该项目几千名建设者中的一员。

  “项目要以最快速度建成,第一时间为三湘儿女在度冬期间送电送温暖。”刘红桥介绍,10个月工期,这在国内特高压建设史上是没有的。

  “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接到任务,刘红桥给工友们打气说,“我们不仅要完成,还要靠它夺得‘鲁班奖’!”

  3月,项目开工后,雨淅淅沥沥下了72天;5月,长沙遭遇了6轮强降雨天气。大雨巧干,小雨大干,不下雨加班加点干。

  不同于以往,潇湘变电站对智能化有更高要求,作业面高度交叉,安全、质量管控压力很大。比如,1000千伏GIS开关设备是国内电压等级最高的开关设备,对温度、湿度和空气的颗粒度指标有更高标准半岛官方网站

  “像照顾婴儿一样照顾它们。”刘红桥说,团队创新研制了移动无尘式装配车间,确保安装环境实现百万级防尘标准。

  10个月里,刘红桥带领几百名建设者日日夜夜坚守在山坳里,摸爬滚打,将南昌至长沙特高压交流工程打造成中国特高压工程新样板。

  2021年9月28日,在四川省攀枝花市米易县新山傈僳族乡坪山村,由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研发的第三代杂交水稻“三优2号”亩产达到1085.99公斤,是当时第三代杂交水稻取得的最高单产。

  “那片示范区面积30亩,水稻生长健壮、长势均匀、穗大粒多、落色好,看上去就很壮观!”回忆起测产当天,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研究员、第三代杂交水稻项目主持人李新奇说,“我们当时对测产结果很有信心。最终结果也证明了,第三代杂交水稻不仅有作为晚稻的优势,作为中稻栽培也极具增产潜力。”

  李新奇介绍,第三代杂交水稻是以普通核雄性不育系为基础所配制的新型杂交水稻,“三优”系列第三代杂交水稻具有高产、优质和高效的生物学综合优势。“‘三优2号’每亩约15万—16万穗,每穗约500粒颖花,结实率也高,在场很多人感慨‘没见过长得这么好的水稻’。”李新奇说。

  为什么长得好?李新奇解释,“三优2号”生殖发育时间和籽粒灌浆期均比较长,在生育后期,其茎叶仍然保持着较强生命力,由此有助于形成大穗结构和促进籽粒饱满,延长了每年的水稻生长期,增加了光合生产时间,并且有利于形成优质稻米。

  “本来以为只是一次简单的签约,没想到竟成了我们在非洲项目的里程碑事件。”1月13日,北京超粮控股(集团)有限公司CEO庄亮告诉记者,现在,中国—非洲经贸博览会在不少非洲合作方心里,已然成了两年一次的重大仪式。

  2019年6月,首届中国—非洲经贸博览会上,超粮集团与坦桑尼亚农业出口加工区签订农业出口加工区投资合作框架协议。

  “双方在长沙签约后,坦桑尼亚政府意识到中国寻求合作的诚意,自此之后,我们的谈判变得异常顺利。”庄亮说,根据协议,超粮集团将在坦桑尼亚南部建设8万英亩合作开发园区,包括1万英亩出口加工区和7万英亩农业种植园区。项目建成后,通过农产品“收购+种植”模式,有望实现每年新增出口农产品约200万吨。

  2年多过去,2021年9月,企业获得坦桑尼亚联合共和国政府颁发的8万英亩土地(约折合324平方公里),这个中国在非洲最大的农业项目正式落地,开始进入建设产出阶段。

  也是在2021年9月,第二届中国—非洲经贸博览会开幕,47个非洲国家近900家中非企业在线下和云上相聚,签约项目135个、累计金额229亿美元。

  超粮集团再次登上中国—非洲经贸博览会签约台,庄亮作为代表,与湖南建工集团签署在非园区建设项目。

  签约完后,庄亮收到坦桑尼亚方的信息:“2年拿地,2年建设,等到2023年中国—非洲经贸博览会,期待合作取得新进展!”

  印度尼西亚虽然煤炭储备丰富,但一到雨季,煤矿无法正常开采,所以不下雨时矿场都是日夜作业,一台挖掘机一天工作时间长达22个小时左右。

  “2021年9月,我们拜访当地一家大型采矿承包商,经过多次艰苦谈判,客户抱着试试看的态度,采购了一台山河智能挖掘机。”王虎平说,那是一台SWE600F履带式液压挖掘机,被称为“矿山猛士”,王虎平对产品质量十分有信心。

  王虎平听完故障描述,脑子飞速运转,他一边派人员赶往现场,一边思考“会不会是液压件的问题”,同时调配位于印度尼西亚首都雅加达的仓库,立马准备配件安排空运。

  “山河智能的产品质量好、效率高,服务还到位,我们再订3台挖掘机以及配套的矿卡!”没过多久,王虎平接到印度尼西亚采矿承包商的电话。这笔订单,总销售额超过1500万元,他知道,山河智能在印度尼西亚市场踏出了重要一步。

  今年,山河智能印度尼西亚挖掘机子公司将继续提升服务质量,增加服务点以及配件库的建设。“今年,我们计划在印度尼西亚各大岛屿上建立配件仓库及物流中心,完善服务体系,提高服务效率。”王虎平说。

  2021年6月23日,长沙高新区,湖南三安半导体产业园项目一期投产,标志着国内首条、全球第三条碳化硅全产业链生产线在长沙建成。

  “这一重大产业项目2020年7月21日开工,11个月建成试产,刷新了业界纪录。”湖南三安半导体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张洁见证了建设全过程。他说,这是省市各级各部门大力支持、全体三安人拼搏努力的结晶。

  湖南三安半导体产业园是新能源汽车、高压电网、5G通讯等领域的“国之重器”战略性项目。眼下,芯片等车间已全线投产。

  该项目总投资额大、用地面积大,是中国第一座、世界第三座碳化硅化合物半导体全产业链研发与生产基地。

  “建设速度不敢想象!”张洁说,项目一期主要包含碳化硅长晶、衬底、外延、器件封装等厂房及相关配套设施建设,项目部用120天完成了52栋35万平方米建筑主体施工,90天完成一期大部分设备采购安装。

  目前,项目二期建设热火朝天。他介绍,经过4年建设周期后,二期工程全面投产,年产值将达到120亿元,吸引3000人以上的半导体领域高端研发和工艺人才落户湖南长沙,为湖南打造“三个高地”贡献重要力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