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登录

注册账号 |  忘记密码

社交账号登录
半岛榜样的力量双创之星——运输工程学院文豪松

  半岛榜样的力量双创之星——运输工程学院文豪松文豪松,大三学年综合加权成绩93.93,专业排名4/144,现已推免至东南大学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参与国创项目两项、省创一项、中央高校科研项目一项。参与发表中科院二区SCI论文一篇、国家级普刊论文一篇,受理发明专利一项,授权实用新型一项、软著一项。作为队长,获得交通科技大赛全国三等奖、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国际二等奖、挑战杯陕西省一等奖(长安大学本硕唯一一个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项目)、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省一等奖等省部级以上奖项10项、校级奖项30余项。曾获长安大学优秀团干部、创新创业实践先进个人、社会实践先进个人,曾获长安大学优秀实践团队,相关事迹被人民网、菏泽日版(菏泽市委机关报)等媒体报道。

  文豪松学长坚信半岛官方app,只要付诸实践真正地去做一件有意义的事,结果并不重要,享受的过程才是成长最大的收获。初探科创伊始,在选择项目时,创意的火花就在脑海肆意迸发,并逐渐有了雏形,他选择深入研究课程所学的“交通流建模”。针对当下智能网联车辆的交通热点,作为负责人,申报国家级大创“混入智能车的高速公路匝道区交通流建模与仿真分析系统”,取得了远超预期的成果,获选长安大学优秀结题项目。

  青年壮志不言愁,千难万险赶赴之,他也有过心力交瘁的时候,在修远通宵分析数据时,面对未知结果的迷茫,面对一次次数据的差池,甚至对自己能力的质疑,但在梦想的激励下,他仍然选择做生活的勇士,项目最终获得优秀结题。专业课程紧凑的安排,让学习和科创难以兼顾,但他未因此萌生退意,而是选择了坚持下去。曾无数次见证凌晨的明远教学楼,利用学习之余的空闲时间继续完善项目,寻求作品的最佳呈现方式,最终代表学校参加全国大学生交通科技大赛获得全国三等奖。

  “我们对真理所能表示的最大崇拜,就是要脚踏实地地去履行它”,而他希望自己始终是那个坚持用科研丈量真理的求学者。期间,他同时参与国创项目(二作)一项、省创(三作)一项,他一直坚持了下来。他认为,学习是需要沉淀的,前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努力一寸也有一寸的收获。他不知道科研项目究竟会带给我什么,但不可否认,他会从中学会很多。

  正值青春年华的文豪松,出于强烈的学习,加入长安大学交通安全与环境研究所王宝杰副教授课题组学习。科研项目的研究深度对于初窥交通科学门径的他来说,常感吃力。本科阶段有幸参与教师科研项目,他必须拿出十二分的努力来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逐个的代码完善修改、逐篇的英文文献阅读、逐次的论文内容修改……在坎坷中不断学习,在错误中不断进步,两年的坚持,取得了相对耀眼的成果,参与发表中科院二区SCI论文一篇、国家级普刊一篇,受理发明专利一项,授权软件著作权一项。

  在参与科研项目的同时,着手参加挑战杯比赛。在项目进行的过程中,团队成员之间的分歧是在所难免的事情,从对“方案设计中心理念”的抉择,到对“作品最终实现方式”的考量,再到对“答辩时排兵布阵策略”的争论,他始终信守“有分歧就证明有漏洞”的原则去处理矛盾,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就是“去学习,去进步”。比赛和科研有着不同的要求和侧重点,各种困难也接踵而至,但他没有放弃,而是选择勇往直前。备赛过程中,不断向老师、学长学姐请教经验,听取建议,不断改进;一起改说明书改到凌晨两点,第二天依然精神抖擞地去上课。即使困难重重,依旧咬牙坚持到了最后,并作为长安大学本硕唯一一支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队伍推选参加省赛,获得陕西省一等奖的好成绩,同时获得了陕汽集团汽车工程研究院等三个部门的合作意向。

  数学自然之美的解构深深吸引着文豪松学长,从小对数学学科有着浓厚的兴趣,到了大学,他更是愿意把自己的课余时间用在数学的学习上。在大三学年,多次组队参加数学建模竞赛。在校赛期间,由于和队员第一次合作,第一天对模型的建立发生激烈的讨论,各种想法的尝试均以失败告终,每个人都感到很挫败。但一经开始,怎能轻易放弃。从第二天开始,他们每个人独立思考之后再次进行讨论总结,逐步发现了进行解决问题的最优评价模型,对比赛选题“新冠疫情传染”进一步编程求解,得出相对理想的答案。

  为了更好地准备数学建模国赛,他准备暑假留校学习,在酷热难耐的天气中,宿舍、修远教室、机房三点一线。上午听老师讲述往年的典型例题,下午进行模拟演练,分析如何建立模型以及求解模型。通过一个暑假的学习,对建模和算法更加熟悉。“天道酬勤,功不唐捐”,最终作为队长斩获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国际二等奖、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陕西省一等奖。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此外,他还积极参加社工服务,多次参加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获评“三下乡”“优秀实践团队,相关事迹被人民网、央广网等媒体报道。他连续三年参与“优秀学子回母校”活动,连续三年被评为“优秀个人”、“优秀团队”,团队累积走访山东、河南、河北三大主要生源50余所中学。此外,他还参与“挑战杯红色专项社会实践”,赴冀鲁豫边区纪念馆,羊山烈士陵园等地走访,了解红色故事,学习精神。

  我是一个喜欢挑战自我的人,喜欢尝试自己没有做过的事情,无限激发自己的潜能。第一次参与科研项目、第一次写全英文论文、第一次作为队长主持项目、第一次代表长安大学答辩……无数个第一次,都是搏击风暴、勇攀险峰的见证。直面挑战、永不畏惧,希望自己能够在科创道路上从平凡走向优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