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挖掘技术强山东挖掘机还挖出了广阔海外市场演员唐国强为蓝翔代言的这句广告语,早已传遍大江南北。事实上,山东不只有挖掘机的职业技术培训,作为装备制造业大省,它还是重要的挖掘机产地,产业链发达。
天眼查数据显示,截至今年4月中旬,全国存续在册企业中经营范围含“挖掘机”的超3.8万家,其中,山东的挖掘机相关企业数量较多,在全国占比达到15.68%。
以挖掘机等工程器械为代表的装备制造业,是制造业的基石,被誉为是“工业之母”,其发展水平直接关系到制造业的综合实力。
就连挖掘机这样应用极为广泛的大国重器,也一度被外资品牌把持,绝大部分的市场份额和核心技术,都掌握在日本的日立和小松、美国的卡特等品牌手中。
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从2011年开始,中国企业实现了液压元件的国产化,攻克了技术难关,挖掘机的国产替始加速,挖掘机产业开始迎来爆发。
2022年,中国挖掘机产量达到30.7万台,位居世界第一。在行业高速发展的同时,国产挖掘机不仅从外资品牌手上夺回了市场份额,还打开销路,出口海外市场。其中,去年的年出口量,就超过十万台。
在山东济南,临工集团旗下全资子公司临工重机,前两年发布的ME105和ME130两款大型矿山专用挖掘机,实现了百吨级挖掘机的技术突破,实现了“遥遥领先”。
在山东青岛,潍柴(青岛)智慧重工智造中心项目日前正式竣工投产,总投资103.7亿元,在投产之后,预计可实现年产各类大型高端智能挖掘机、矿机2.3万台,年产值150亿元。
在山东济宁,挖掘机更是赫赫有名。在前两年淘宝评选的十大产业带中,济宁小型挖掘机产业带成功入选,这背后是山推、小松山推等工程机械品牌,在挖掘机产业上的做大做强,“济宁制造”的挖掘机甚至登陆电商平台,远销海外……
从修路、建桥,到拆迁、水利工程,几乎都少不了挖掘机的身影。挖掘机应用广,且和基建、地产等行业紧密相连,挖掘机的产销情况,也成了观察经济表现的晴雨表。
近年来,中国的新基建如火如荼,欧美、东南亚乃至非洲等地区,也开始加大基建投资和矿产开采力度,挖掘机的需求量在不断上升,带动相关产业加速发展。
天眼查数据显示,3.8万家挖掘机企业中,51.6%的企业成立时间在1至5年之间,行业发展速度之快可见一斑。
在市场蛋糕越做越大的同时,挖掘机产业逐渐走向细分化。从开山采矿用的大型挖掘机,到修整农田水渠用的小型挖掘机,差异化的需求,衍生出不同的细分市场,为各品牌提供了做大做强的机会。
比如前面提到的济宁小型挖掘机产业带,销往海外的小型挖掘机,被一些欧美家庭用于打理花园和农场。
因为操作方便半岛,不需要专门的培训,占用空间小,且更具性价比,类似小型挖掘机,在欧美地区乃至中国的农村,也越来越受到欢迎。
当然,市场需求井喷,只是国产挖掘机产业发展的一个前提。以挖掘机为代表的工程机械领域,本身就竞争激烈,有一定的技术门槛。“山东出品”能够突出重围,说到底还是因为产品和技术过硬。
远程操控、无人驾驶,类似智能化技术,早已应用到挖掘机的制造中。并且,像山东临工生产的小型电动挖掘机,在动力系统“油转电”之后,每年因作业排出的二氧化碳总量为零。
除了在技术层面专注研发和创新,不断改良制造工艺外,山东的挖掘机产业能脱颖而出,更离不开在装备制造领域发达的产业配套。
山东拥有全部41个工业大类,工业门类齐全,配套完善。在挖掘机市场需求井喷时,很多装备制造企业能够迅速转型,投入到挖掘机产业中来,利用成熟的本地配套,以低成本的优势,来依据市场需求快速组织生产。
近年来,山东的高端装备制造业快速发展,涌现出一批批龙头企业,这些抢占海外市场的山东挖掘机品牌,只是“山东制造”出海的的一个缩影。
作为工业门类最齐全的省份之一,在制造业强省的战略下,越来越多的山东本土品牌,如海尔冰箱、海信电视、潍柴汽车等等,它们正在乘势而上,不仅在国内市场一路驰骋,还抢滩海外,将中国制造带到世界消费者面前。
眼下,高端装备成为产业竞争的关键领域,尤其在贸易摩擦带来的卡脖子难题下,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将核心技术握在手里,抢占价值链高端,重要性与日俱增。
山东在挖掘机产业上,不断攻克技术难关,实现自主品牌的市场突围,让挖掘机等工程机械产品的产业红利,大部分被留在了国内,也让中国制造逐渐摆脱低端、落后的局面。
《山东省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规划(2018-2025年)》提到,到2025年,技术研发投入占比力争达到3.5%,形成一大批国内领先、国际有影响力的自主技术、产品和品牌。
在山东产挖掘机畅销海外之后,我们期待,在高端装备制造领域,有越来越多有影响力的自主品牌,也期待有越来越多的“山东出品”,能够抢滩海外市场。